最新报道!香港互认基金迎新机遇:内地销售比例放宽至80% 投资管理职能可转授予海外机构

博主:admin admin 2024-06-29 19:21:49 126 0条评论

香港互认基金迎新机遇:内地销售比例放宽至80% 投资管理职能可转授予海外机构

上海/北京 - 2024年6月16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督院(简称“两地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两地基金互认制度作出了一系列修订,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 将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这意味着,内地投资者可以购买的香港互认基金产品将更加丰富。
  • 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这将有利于引进全球优秀资管机构,提升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管理水平。
  • 优化内地投资者准入要求,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投资起点从5000万元人民币降至1000万元人民币。这将进一步降低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互认基金的门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两地证监会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是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修订后的互认安排将带来以下积极影响:

  • 进一步扩大香港互认基金的市场规模,丰富内地投资者境外投资选择。
  • 提升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管理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投资产品。
  • 促进两地资本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有专家建议,**下一步两地证监会应继续完善互认制度,例如缩短互认基金审批时间、降低互认基金费用等,进一步提升互认安排的吸引力。

以下是本次修订对投资者的一些影响:

  • 内地投资者将可以购买更多种类的香港互认基金产品。
  • 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管理水平可能得到提升。
  • 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互认基金的门槛将有所降低。

投资者在投资香港互认基金产品时,仍应审慎选择,注意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公厕标识花样翻新惹争议:方便变麻烦?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了对公共卫生间标识的广泛讨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公共卫生间标识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元化,但一些过于追求个性、创意的标识却让不少人感到费解,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容易误入异性卫生间引发尴尬甚至矛盾。

花样繁多标识难辨 男女老少齐“犯糊涂”

以往常见的男女卫生间标识,通常由简易的几何图形和文字组成,清晰明了,易于识别。然而,近年来,一些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美观或体现个性,对标识进行了大幅改动,出现了各种天马行空的图案,如:

  • 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 男性、女性的几何图形变形;
  • 男女通用标识,如“厕”、“WC”等。

此外,一些标识还采用了英文或其他外文,加大了理解难度。

标识不清引误会 尴尬闹剧频发

标识设计过于复杂,不仅容易造成误解,还可能引发一些尴尬甚至矛盾的事件。例如,有老年人因为看不懂标识,误入异性卫生间,被指责“非礼”;也有儿童因为标识不明,独自进入异性卫生间,遭遇陌生异性搭讪,引发家长恐慌。

规范标识需兼顾 实用与美观当并重

公共卫生间标识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标志,其首要功能是清晰指引,方便使用。过于复杂的标识,不仅会增加辨识难度,还可能造成误解和矛盾。因此,在追求美观和个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实用性,确保标识易于理解和识别。

建议:

  • 在设计公共卫生间标识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优先使用易于理解的几何图形和文字符号,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 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考虑其认知特点和使用习惯,设计更加简洁明了的标识。
  • 在景区、商场等人员流动量大的场所,应使用多语言标识,方便不同国籍的游客使用。
  • 加强标识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更新,确保标识清晰完好。

公共卫生间标识的规范化,不仅能够方便公众使用,也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让标识真正发挥其指引和服务的作用。

The End

发布于:2024-06-29 19:21:4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向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